孩子不是实现成人梦想的复印机
一代有一代的梦,一代有一代的理想。现在的孩子们则成了一台考试机、一台成人梦想的复印机、一张钢琴凳、一双红舞鞋、一只小青蛙、一支油画笔,反正想让他是啥,他就得变成啥。惟独不是父母自己。
现在的家长过去是由父母带大的,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则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长大,孩子过早挂上月票或骑上山地车,奔波在城区街道上,从一个封闭的圈子再钻入另一个集中的圈子,繁重的功课就像狼在追羊,不仅使他们没有玩的时间,也减少了与成年人和同龄人自由交往的机会。而各种各样的传媒给孩子大量的信息,明星对他们的影响,却远远超过父母。孩子基本上与父母工作生活隔离了,爹妈在干什么他们并不清楚,也不了解父母的甘苦。只是出于好奇,父母才偶尔带他们参观一下自己的工作场所,只是出于礼节,才去见见祖父母。正是周边环境的封闭,造就了大公子和小皇帝的习气。
当年父辈们80%都是自己去上学,现在只有7%的孩子是自己去上学。为了让孩子能遂父母的愿,家长对孩子是百依百顺,为子女付出多少血本都在所不惜。家庭在消费和支出的意向上,为孩子的开销或孩子的选择意向竟占家庭比重的22%~40%。父母们由于出了血,一不如意就冲孩子大吼大叫:竞争,竞争,否则扫马路去!孩子们则根本不当回事,心里在嘀咕,你也没混出息。两代人的冲突,好像他们面对的不是同一个时空,也不是同一个社会。与上代人相比,今天的孩子简直太不幸了,孩子从小就进入一个太紧张的时代。大人们只是想着孩子小学要择校,中学要重点,大学要名牌,一路杀过去,出国、留学、找个好工作。人们似乎忘了,他们还是孩子,他们要玩,要欢乐,还要听故事。
家教、加教加陪读
在一项对上海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大多数中小学生学习时间过长,平均作业量超过国家规定的一倍以上。一般小学生除了上课6节之外,还要完成教师、家长布置的作业,加上参加学校夜托班、提高班、家教辅导班等,共计4.54小时,人均每天学习时间总计为10.54小时。大大超出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6小时的规定。
家长不管自己是什么职业,大多希望自己子女多读点书。学生家长的普遍心态是:"与其让孩子闲着做其他事,不如让他们多做功课。""孩子做其他事,家长不放心,只有做作业,家长才放心。"凡此种种,都可以在他们对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表现出相当大的宽容度中得到印证。据调查,现在家庭中普遍存在着"家教"、"加教"加"陪读"的现象。
●"家教"比例甚高。
据调查,某市93.11%的家长认为请家教是必要的。并且有19.2%的小学生请家教,初中生为27.51%。按学生的学业水平,成绩越差,请家教的比例就越高。学业较差的请家教高达49.68%。
●"加教"情况严重。
被调查的3027名小学生家长认为:提高自己孩子学习成绩的办法是,"家长另找作业"的占37.25%;"要求老师补充作业"的占1.03%;"参加学校辅导班"的占34.81%;"参加校外辅导班"的占13.03%。 上海初中学生家长平均每天给自己孩子增加的额外作业量为:75分钟。学习优秀和学习较差的学生,额外"加教"量最大,每天高达一个半小时以上。(《某市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报告》) 小学生中有56.5%的家长在学校作业之外另给自己孩子增加习题,其中,一年级家长增加习题最为普遍,达62.6%。(《某市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报告》)
●"陪读"现象普遍。
统计发现有近八成的小学生需家长陪着做家庭作业。为了孩子能早些完成作业早些休息,大部分家长在劳累一天后还要陪着孩子做作业。其中,8.7%的家长每次都陪,52.8%的家长经常陪或有时陪,不陪的家长仅占20.8%。且年级越低,需陪的比重越大,一年级学生家长占89.7%。
约有37.6%初中生觉得学习生活"较累"和"太苦",感到"轻松"的仅为6.64%。 一项对幼儿的调查发现,幼儿园90%的孩子参加了各种"班",50%以上的家长是随大流或按别人介绍择"班"的。
"别人的孩子学琴,我们家的孩子也得学。"
"别人的孩子学电脑,我们家的孩子也不能落下。"
其实,这是一种在教育名义下掩蔽的一种强制教育。表面上是为了培养孩子将来有出息,其实还是传统思想--"母以子贵"在作怪,也是过度竞争的社会环境压力使然。孩子要面对未来残酷的竞争,就要参加各种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是一批批"教育狂"就这么产生了。
1998年某市教委的抽样调查表明,尽管已经取消了小学升中学的考试,但上海小学生学习负担依然没有减轻,小学生睡眠普遍不足。据调查表明:全市小学生平均起床时间是6∶27。中小学生是上海起床最早的一部分人。为了早些到学校,早餐马马虎虎吃,连续上课,大脑营养就跟不上。孩子的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据临床统计,目前4~16岁的孩子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在14.6%,并且还呈上升趋势。
"教育狂"导致的"三过"现象
时下,许多家长对自己没那么多的紧迫感,对孩子倒是忧心忡忡。他们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制定了庞大的五年或十年"规划",远远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强行实施他们的教育计划。专家把这种家长叫做"教育狂"妈妈和"教育狂"爸爸。结果导致中小学出现了"三过"现象。
过度竞争。现行教育体制具有明显的精英教育特征。这一体制的主要特征是:认为天才儿童以一定比例存在于自然人群中,从而整个学校制度被发动起来,儿童从入学起就被用"天才儿童"的标准进行层层筛选,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教学内容被层层下放以期提高教学要求的水准。整个课程体制也表现出单纯面向升学的特征:片面注重"尖子率"、"竞赛得奖率"、"升学率"等等。于是,学生的学业竞争异化为考试分数的竞争。各个学校以升学考分争高低,毕业班由精兵把守,中低年级加强"备战",大小测验、考试过于频繁,学生苦不堪言。造成当前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病率上升。
与此同时,激烈的竞争,人际关系的淡漠,环境污染,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他们在享受父辈们幼时从未享受过的丰富的物质及精神产品的同时,也正在承受着父辈们想像不到的精神压力。
他们从踏入小学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已站在了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而学校、家长传统而片面的教育观念,以分数高低论英雄、以升学率高低论优劣的不适当教育观念,严重妨碍了教育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这种过分关注智育和分数,实际上是剥夺了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不正常的生长环境。
一些教师反映,现在课时偏紧,课程教材偏难、偏深,加上考试太多,造成不少学生厌学,把读书当做苦差事,对各门学科缺乏兴趣和自觉性,容易发脾气,对教师、家长的话阳奉阴违,把测验卷子藏起来,不跟家长讲学校里的事情。有些学生则形成了内向、孤僻、封闭和逆反的心理,如考试时发抖、失常,最后产生厌学、逃夜、出走。据调查,有这方面心理偏差的中小学生已占到7%~10%。
过高期望。过高期望对青少年"精神虐待",易造成他们心理扭曲和损伤。高期待已成为困扰我国未成年子女父母的主要心理情结。激烈的择业竞争迫使上海的学生和家长作出这样的选择:如果自己孩子不能进入高一层次的学校深造,将来就业时将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有90%以上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入大学深造。
据调查,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情"是孩子学习成绩好,而"最恼火的事情"则是孩子学习成绩差。
不难想像,这种心态对孩子将意味着怎样的精神压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错误教育方法,是对孩子的"精神虐待",其危害远大于娇宠溺爱,甚至于体罚。"精神虐待"有多种表现,有些家长当发现孩子的思想违背自己的意志时,就会以警告、恐吓、揭短等方式对孩子实施精神压力,以制服孩子。还有像故意贬低孩子的能力,如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自己孩子的缺点,这种比照又往往用讽刺、挖苦等形式,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从小就产生自卑意识。
心理学研究已表明,一个自尊心从小就受到挫折的孩子,会出现很多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诸如自我否定、缺乏爱心、焦虑等心理疾病,长大难以适应社会。
过分保护。过分保护导致如今青少年某些生理、心理机能退化。一些家长一方面在学业上拼命给自己孩子"加压",另一方面又为他们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这便导致现在的孩子大脑"发达",四肢无力。在舒适、方便中,青少年人体中的某些机能正在逐步退化。因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几乎不用克服什么困难。不用付出,也就没有发展。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用于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
成人出于良好的愿望为下一代铺设了一条充满阳光和鲜花的大道,希望他们能从这里开始走向未来的锦绣前程。但这样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违背了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发展规律。
现代心理、教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以及大量的调查表明:如果忽视了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在青少年期甚至在儿童期,就会表现出许多不适应症,就如我们现在做老师、家长的常常会感觉到现在的独生子女身上有许多毛病:如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大,做事被动、消极、胆怯,显得十分幼稚,表现出某些不适应年龄特征的行为,出现心理倒退现象;适应新环境能力差,自私,只求别人照顾,不会关心他人,社会责任感弱,情绪波动大,易走极端等等。
孩子受到的限制越多,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为成年所作的准备和考验,那他们将来为人父母就不会很合格,作为一个成年人就会感到困难重重。家庭的责任是发展孩子的性格,并为他们成年作准备,但这种准备工作并不总是很成功的。我们真的关心孩子吗?如果真关心孩子,标准就不应该这么单一,不应该只看分数。
所以,我们要改变那种"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的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