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世博会,有个生命阳光馆很受引人注目,因为她是世博会诞生158年来首次设立的残疾人馆,在这个声音的世界里,聋人音乐家贝多芬《欢乐颂》的旋律陶醉了所有的参观者,流出美妙旋律的是一架普通9尺的钢琴。
这架生命阳光馆的指定用琴是中国一个叫洛舍的小镇生产的钢琴。这个事实不仅征服了来自西方许多音乐之邦的友人,更揭开了中国农民打造钢琴产业的神秘面纱。
洛舍镇位于浙江省德清县北部,这个47平方公里的江南小镇拥有46家钢琴制造及配件企业,钢琴产业总资产突破2亿元,从业人员2000人,年产钢琴3万架,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10。
2009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全世界的钢琴产业造成很大冲击,与许多欧美国家钢琴企业纷纷减产倒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洛舍镇的钢琴产业收入高达3.5亿元,增长了18%,其中利润4500万元,相比2008年同比增长19%。
钢琴不仅成为洛舍的一大支柱产业,更重要的是以洛舍为品牌的钢琴飘洋过海,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使得洛舍这个中国普通小镇一夜之间闻名世界。
农民怎么会造上钢琴
洛舍钢琴,和一位名叫王惠林的老人及他的创业而引发一场全国轰动的争论是分不开的。在洛舍镇,很多人都知道这段历史。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4年,时任洛舍一家乡办厂长的王惠林出差到上海,偶然发现凭票供应且价格高得离谱的钢琴非常抢手,木工出身的王惠林产生了离奇的想法:我们何不也造钢琴。
回到洛舍,王惠林办了一家湖州钢琴厂,王惠林任厂长,为了解决技术上的难题,王惠林干了一件在当时很离经叛道的事情:到上海钢琴厂挖墙脚。
1985年,何水潮、包悦新、陈宝福、郑文标四位上海钢琴厂师傅被挖到了湖州钢琴厂。
这个事件使得沪浙两地的媒体发生了激烈交锋。但四名上海钢琴技师“出走洛舍”事件,无意间成了打破禁锢中国人才流动的一块小“鹅卵石”。
在这场轰动全国的“人才争夺战”接近尾声之时,湖州钢琴厂造出了2台“伯牙牌”钢琴。经鉴定,钢琴的主要指标超过了部颁标准,达到了国家先进水平。
从此,洛舍的农民依靠他们的坚韧和聪明走上了制造钢琴之路,许多农家小院也成了制造钢琴的作坊,洛舍农民造的钢琴也走进了千家万户。
从贴牌到自有品牌
据了解,钢琴有着“乐器之王”的美誉,300多道制作工序和9000多个元件,也使得钢琴成为世界上制作最复杂、最精密的乐器之一。
这么高雅的东西,山沟沟的洛舍农民能制作得出来吗?就算会制造,也是地摊货,是粗制滥造的。世俗的观点给洛舍钢琴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一时间,洛舍钢琴被冠以“农民钢琴”的贬名,一些钢琴企业也坐不住了,纷纷降价想争取市场份额,然而结果是越降越被人看不起,无奈之下,洛舍的钢琴企业选择了给上海的钢琴企业做贴牌生产。
王惠林痛心地告诉记者,其实洛舍的钢琴企业生产的质量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只是因为上海钢琴品牌名气大,洛舍的钢琴企业选择了贴牌生产,但是这绝非长久之计,洛舍钢琴要想生存下去,最终还是要走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关键时刻,洛舍镇党委政府果断出手,请来了国内的钢琴专家,对洛舍的钢琴生产水平进行综合会诊,专家给出的结论是:洛舍的钢琴制造技术成熟,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钢琴生产链。并且能够生产高等级的大型舞台演奏琴,缺乏的仅仅是叫得响的品牌。
“有了这样的实力,我们为何要为他人做嫁衣?我们要为自己打响品牌!抢占产业链的高端部分!”当地政府决心提升洛舍钢琴的产业档次作为做大该产业的突破口。
政企联手打造高端钢琴之乡
洛舍镇副镇长闻卫强告诉记者,为了提升洛舍钢琴的知名度,2001年开始,镇党委政府创办了“洛舍钢琴文化节”,亮相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展现了洛舍钢琴的风采。镇里还帮助企业参加各种各样的展览会,上海国际乐器博览会上就经常会出现洛舍钢琴的身影。
2005年7月,德清县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钢琴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减免税收、技术创新和改造、创品牌、开拓市场、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奖励钢琴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并将钢琴产业作为该县的一项很重要的文化产业来发展。
优惠政策有了,洛舍镇还积极发挥引导和规划管理的功能,积极参与钢琴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并提供一整套的公共服务内容。
2009年12月,洛舍镇提交申请了统一商标注册申请—洛舍钢琴。
“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产业就做不大,如果每个企业都打自己的品牌,一方面打不响,另一方面形不成合力,还会造成恶性竞争,只有形成一个统一品牌,才能做大洛舍钢琴产业。”闻副镇长说。
有了统一的品牌规划,就要制定高标准的准入门槛,镇政府投入了900多万元,建立了钢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于符合质量的钢琴才能授予洛舍的品牌。
该镇还建立了钢琴培训基地,并和当地的音乐院校建立广泛合作交流,给钢琴产业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并无形之中扩大了洛舍钢琴的展示半径。
政府的扶持,极大地鼓舞了当地钢琴企业创新发展的热情。
浙江乐韵钢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韵公司)原来也是一家作坊式钢琴企业,多年来一直做贴牌生产,2007年开始,该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花大力气自己搞研发、设计,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拉奥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乐韵公司2009年销售钢琴2000多台,今年估计可达3500台,利润是贴牌生产的几倍。总经理章顺龙告诉记者:“感谢当地政府的扶持,我才有勇气走上创新的道路,生产出自有技术、自有品牌的高端钢琴,以后用上统一的洛舍品牌,我们钢琴产业发展的空间还会很大。”
据了解,目前乐韵公司工人加班加点生产,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尽管价格比国内其他品牌的钢琴要高10%左右,但产品还是很畅销。
类似乐韵公司的例子在洛舍还有很多很多。
今年初,浙江省工商局、商标协会新认定一批浙江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德清县洛舍镇浙江省钢琴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名列其中。
“我们有20年钢琴制造历史,拥有40多家钢琴企业,现在又有了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我们的底气足了,我们要占领钢琴产业链的高端阵地,拥有洛舍特色的设计、品牌、制造、销售网络等环节,依托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使得洛舍钢琴能有更多更大的话语权。”闻卫强面对远景蓝图,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镇党委书记王有娣将发展洛舍钢琴提到了更高的层次:“钢琴不仅是洛舍一个支柱产业,更是体现我们中国农民高雅品味的一个重要载体,所以我们要用文化的眼光去做钢琴产业,用钢琴产业的发展促进洛舍的文化事业的繁华,这是我们的最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