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酷暑热度不相上下的上海业余钢琴考级,近日已落下大幕。然而记者在熙熙攘攘的候考大厅里见到的,不都是紧张和焦虑。
由市音协举办的钢琴考级参加人数已连续第三年超两万了。尽管不少家长、琴童忙着咨询、排号、试琴,但神情普遍轻松自在,不时看见待考的孩子们三三两两说笑、打闹着。一位八级考生的家长说自己从不逼孩子,考一下只不过是想看看孩子水平到底怎样。一位姓徐的12岁女孩颇为“看淡”地说,考级占用的都是暑假时间。和其他孩子一样,她要花整整两个月的时间练习指定曲目,中断了原来的钢琴课;而这些时间本可以用来夯实基本功的。她和妈妈已决定明年不急着考九级,先“歇战”一年。据了解,部分琴童家长甚至主张“学而不考”。这种“纯粹”的学琴者虽然只是一小部分,却反映了沪上10万琴童和家长对待考级心态的转变。
据悉,在文化部批准下,已在外地举行钢琴考级的上音今年也首次在沪推出考级。面对两个考场、两张证书,不少家长有点迷茫,举棋不定;另一些学琴者和家长反而更加理性地看待考级。越来越社会化的考级,越来越多并不在乎成绩、却一心想圆儿时“艺术梦”的成年人的加入,都让考级变成一件越来越普通的事情。
“上海的家长对待考级已经越来越理智,很多人更重视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上海音协副秘书长郭强辉肯定这一现象。上音副院长朱钟堂表示,考级只是学钢琴的手段而非目的,家长和琴童千万别将手段和目的弄颠倒了。学琴更在乎平时练习、体会以及享受音乐的过程,真正的功夫在考级外。
与理性考级者相比,仍有不少家长为了攀比,逼着孩子去考级拿证,甚至不顾实际水平“跳级”报考;一些通过高级别考级的琴童,连简单曲子都驾驭不了,就因当时是突击或背谱考级;而考到十级者也会出现“到头”的感觉,有人甚至就此把琴搁到一边不再理会。专家们认为,把音乐带上功利味是“害了孩子”。他们提倡的理性做法是:平时愉快学琴,通过考级评判教与学的不足,把考级当作学习中正常的一个环节。上海音协秘书长余震一语中的:“只有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喜爱音乐才是最重要的。”
钢琴家许忠等则提出考级曲目过于单一,弹好三首曲子就过关不能全面反映弹琴者的音乐素质。上音举办的钢琴外的乐器考级就实行过临时“试奏曲”制度,更能考察参加者整体素质。国外有许多种钢琴考级,有考即兴伴奏的,有考音乐理论的,从幼童到老人都非常乐于加入,我们不妨借鉴。据悉,上海音协正在研讨拓展和改进钢琴考级的可能性。